Chapter one 的末尾——浙大计算机考研

前言

考研结束时就考虑写下这样一篇文章,但是一直没有恰当的心情和好的平台,期间还有学弟看到我朋友圈发的消息来联系我分享经验,这样直到如今已经10月了,最近在github上搭建了自己的博客,学校的事情也开始慢慢习惯了,于是在这里完成这篇文章。希望有人能够得到一些启发,这就够了。

一、时间节点

2012年入学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5年参与2016年考研,目标为本校光电国家实验室,初试通过,复试失败。

从2016年7月25号至2018年9月30号,我入职创达特,作为模拟版图设计工程师,以合作员工的身份参与华为海思的模拟芯片设计方面的工作。

2018年9月30号,辞职办理完毕。

2018年11月初,住房合约到期,我回到家中。

2019年3月起,我开始购买辅导书;4月起,我开始认真地投入复习;12月,初试到来。

2020年1月初,我开始准备上机考试。5月初确定机试取消,改为完全线上面试。

经过线上面试后,我以初试391分,面试84.4分,总分80.6分,总排名68的成绩录取浙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硕。

二、现实与心理——本科阶段

自我入学华中科技大学以来,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学习的动力,环境也与我所想的大有不同:学习的氛围并不浓厚,同学们也不是可以交心的好兄弟,老师的课堂讲授常常可有可无,时间很多却没什么正事能打起精神去做。当时的我恐怕是习惯了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过程,习惯了过往的学习氛围,于是陷入了内心很难受却什么也没法做的情况。本科阶段这些宝贵的时间的相当一部分我用来看网络小说,看少女时代,追韩国综艺,打单机游戏。由于没能认真学习,大约大二起就在中下段徘徊。大三的时候,我考虑到本科知识不足以找到好的工作,同时学校的光电国家实验室是比较有实力的实验室,大三下学期(2015年春)时决定需要考研。

这一次的考研反映我本科学习的状况:不知道在干啥,不知道要干啥,不知道怎么干。我常常回想起当初在图书馆学习的场景:早上到了图书馆,打开单词本才看了不到一面就慢慢开始困了,然后强打精神去读去记,慢慢地上午就过去了一大半;中午趴在生硬的木桌子上睡一小会儿,下午开始学数学和专业课,照本宣科地去记去练。这样下来,初试之前的我其实却是不紧张的,因为多年的沮丧情绪已经让我对自己看淡了,在我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之前怎样都无所谓了。果不其然,最终我以初试336分(大概是这么多)的成绩进入复试,真的是很差的成绩了

复试的准备同样没有给我带来紧张感,我不仅笔试的准备十分糟糕,面试也表现不佳,因此我成功落选学硕。当时的我知道自己陷入了烦恼中,心中想的是:既然考不上学硕那就干脆给自己时间选择未来的路。于是选择不考虑调剂专硕的我开始求职。

其实我的要求很低,毕竟没什么不能活下去的,虽然由于考研复试的结束时间偏晚且我一开始没有找工作方面的准备,没能拿到很多的offer且待遇都一般,不过我没有很沮丧,最终选择了做一名模拟板图设计工程师。

三、现实与心理——工作阶段

2016年7月25号至2018年9月30号的这样长的时间,是一个最初的我没有预料到的时间。我当时抱着休息一下,找到自我的想法参加工作,尽管没能时刻记住这一点,但工作给我带来了一些东西。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从一个模拟版图设计的无知者变成了能够带领几个人承担一些重要模块、IP的设计的员工。我记得实习期过后第一次参与项目时的我,一个一周以内能够完成的模块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这其中有我对模块设计工具的不熟悉,有我对前端需求的不理解,而最重要的是我对这种模块的基本画法的不掌握。因为不会有详尽的手册告诉你具体操作,全凭自己对模电的理解,一开始确实难以上手,但是随着项目越做越多,我的实力也有明显上升:从负责重要模块到整个IP,从个人接受分配完成模块到把控项目整体进度。

在工作中,我 did not bad,但是工作并没有给我带来成就感,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我还感到了自己的不必要性:这是一个谁都可以做的事情,没有多难的,不过这个行业的一些突破性的东西并非如此。我的工资并不高,部门的运转有不少缺陷,我也感到自己算不上喜欢这个工作(现在看来并非必要),感到读研读博的同学们有着更美好的未来(不可能不产生的情感),感到自己为何不像自己曾经想象的自己那样顺利又成功( naive ),还有感到自己的孤独。各式各样的情感袭来,也许会短暂消退,但几个月后又会回到我的脑中,那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我自己的怀疑:我曾经的自信是个笑话吗,我能做到想做的事吗,我不适合学习吗,我没有能力吗。

除此之外,事实上,在深圳的生活也说不上十分美好。我住的是破旧的城中村式的房子,有时会心情很差然后点外卖吃到撑——还因此吃坏过肚子,有时会晚上11点多下楼喝两杯奶茶,有时会下午2点多去吃火锅吃一个多小时,有时会熬夜不知道干什么于是无聊地刷b站。我的情绪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

我相信信念的作用,感到了自己的痛苦,在反复的情感中生出了想要确定一次,想要尝试一次的想法(而不是之前的半调笑式的话语),在笔记本上分析了自己的现状之后,感到至少辞职是可以接受的。于是2018年7、8月时我提出辞职,2018年9月30号,辞职办理完毕。由于住房合约未到期,我继续待在深圳,期间拒绝了同学的旅游邀请,然而也并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2018年11月初,住房合约到期,我回到家中。

四、现实与心理——居家考研

由于各种原因,年后三月份,我不得不认真考虑是另找工作还是选择考研。25岁,是一个并不算大的年龄,尤其是以人生的视角来看时——我想试一试自己。这时,如何向自己证明自己、如何摆脱困境成为我考研的目标。于是我开始购买辅导书;四月起,我开始比较认真地投入复习。

也许是第一次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我很谨慎也很主动。我一边查找各科的复习方法,一边转换自己的情绪,我参考一些“前辈”的复习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并不断进行调整。

最初,我的计划以400分为目标。

(1)由于我的基础学科放下很久,而专业课又几乎是全新的知识,我以至少刷完完整3遍为目标,把第一遍的时间放得比较宽,8月内刷完即可。

(2)英语改为时间小块的学习,直到做卷子之前都以时间小块背单词为主,使用了单词书和百词斩app。

(3)按照大的时间段,每天的时间安排来完成进度,保持记录的习惯。

(4)每天的作息要有规律,绝不让自己状态不好地度过一天(事实上失败了,因为总体看有少量天数是因为前一天的不良作息而状态不好)。

(5)找到自己的规律,给自己放假——我发现在这种高压学习之下,我无法心情正常地坚持超过两周,通常10天就比较接近极限,于是会按照自己的状态安排2周最少一次休息,休息最少半天,最多一天半。

在复习到9月时,数学和专业课处于只复习完了一一遍多的状态,但是我没有太着急,第二遍开始,我把每个知识点都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的就是尽量完全掌握而不要到后面发现要缝补的太多。对于英语,在保持背单词的基础上,大约10月开始每天做一些真题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事实上完形是不用提前做的)。时间很快过去,对于数学和专业课,直到完成了自己认为的基本复习之前都无法知晓自己的实际实力,但是英语的练习让我感到了似乎无法增长实力——即使我摘抄不会的单词和短语,我的错题数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十分沮丧的事情。

到了11月,我的笔记本已经记了很多知识点,却也常常需要添加,我感到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只能继续走下去。这时英语阅读发生的变化给了我帮助,某天之后(不记得具体的时间点了),阅读理解的错误率从4个以上减为2个以下,成功地给我减少了负担。与此同时,我的政治复习使我一筹莫展——这样形式主义的东西实在无法投入。于是我购买了各种选择题的集合,每天做几套以安慰自己——我不可能抽出过多的时间。数学和专业课也做真题和模拟卷了,做得还好一天的心情就会好一点,做得一团糟则难免有些失落。

快到初试的日子,我的数学分数始终无法有效提高,专业课感觉已经达到凑合的水准但是无法再精进了,英语状态不错要靠它了,政治无法再做什么只能靠刷选择题和大题押题。

考场上,我没有很紧张,甚至有点怀念这种做题的感觉。

初试结束后,我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1月初,我开始准备上机考试。上机考试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没有PAT的成绩(全力准备初试),也考虑到我对于各种算法的掌握很薄弱,我坚持每天编程练习机试内容。

这样直到5月,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5月初确定机试取消,复试方式改为完全线上面试。这样的安排让我免去了机试的考验,但也导致我没有任何计算机相关的东西能拿出来和老师讨论。我感到实力不足,没有自信去提前联系老师。经过线上面试后,我以初试391分,面试84.4分,总分80.06分,总排名68的成绩基本确定录取浙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硕。但是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以非常快速度找好了导师,我感到后悔和焦急,同时开始大量发邮件。事情并没有很顺利,回邮件的老师不多,也许老师们的名额已经确定,也许是老师们太忙没来得急看邮件,也许这是导师们婉拒的方式,我度过了十分焦急的几天。最终我被网安中心的张老师接收,成为了网安的一名研究生。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现在我还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学习掌握平衡,也在学习如何在新环境里调节自己的情绪,希望这段时光能给我带来人生中最大的收获。

五、一些领悟

本科的四年里,我没能成功使用好这宝贵的学习机会,生活上也平平无奇。于是我试图在工作和考研中对自己展开探索。我曾经以为已足够理解自己,但发现理解的只是部分心灵上的外在表现,对于物理和心灵的结合的理解是我所缺失的。人生到底是一段很长的旅程,只愿每一段路都能学到更多。

如今的我成为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们、亲戚们都说“不愧是~~~”、“我就知道你能成功的”。这时会想起在哪里看到的话,只有成功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努力,所以永远不要小看周围的任何人。

有的人能一天到晚、连续几周地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而有人就是会在某个时候开始头疼的,所有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做自己就好,有时候不要逼得太狠了。

我曾经想着为什么自己难以保持最好的状态,本科时若状态不好总想着避开学习工作,但是工作和考研就是这样连轴转的事情,由不得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什么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都是直接上而已。

学会用不会让自己沉醉的方法来取悦自己。在紧张备考的过程中中,IZONE的沙雕直播和晚上10点的酸辣粉都曾释放我的压力。

任何人,都要知道如何自己一个人。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可是却不免会期待。以前(大三前)的我遇到了别人,喜欢说出自己的爱好,喜欢问:你会唱歌吗?你会吹口哨吗?你会什么乐器吗?······之后,我慢慢变得不再问这种问题。直到,我再没有兴高采烈地问过这些问题——遇到合适的人,容易又困难。所以对我来说,一开始就减少对他人的期待也许是对的选择。

但是,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人,不论是爱人还是朋友,请珍惜。

以前的我喜欢得过且过,习惯上避免费力地做一些事——例如不去做这件事或者装作无所谓。但是大家都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最正确的。不局限于现在想做的事情,时刻要求自己多考虑一些、多做一些,或许才是正确的人生观。But, give up to yourself sometimes.

六、入学感想

我的寝室还蛮特别的:93年的娃之前在土木挣扎,考了两次考上了,现在在老师公司里学习做开发;94的娃就是我了;96的娃数学系毕业后干了一会儿辅导,也是考了两次来到了这里,还算选到了相对感兴趣的导师;99的娃根正苗红,保研来到这里,超奋斗。

所以路是怎么样还真是很难说的,有决心做些什么的话是有机会的,虽然也许会有很多事情发生,不过唯一希望的就是能看清自己并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持下去,至少先坚持一段时间。

话又说回来,不论是考研还是读研或是工作,看得很重是正常的,但是常常也要有看淡的心态,在可能的范围内多做一些,如果累了,那就歇歇,如果感觉自己又能坚持一会儿了,看在得来不易的机会的份上,再努力一下。如果真的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就自嘲地笑一笑然后放弃好了,毕竟身心更重要。

上面的文字可能描述了我的一些情感,文字间可能也夹杂着当时的情感,大学以来我的心情起伏很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可能不会单独说,不然太矫情,可能夹杂在一些随笔里吧。

相信自己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201011 发布

201012 第一次修改

201025 第二次修改